新书 《金融风险演化与“稳金融”宏观调控欧洲杯线上买球
日期:2024-11-08 12:41 | 人气:
杨源源,南京审计大学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动态宏观经济学、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监管。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欧洲杯线上买球、《财贸经济》、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2篇,研究成果被《中国社会科欧洲杯线上买球学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多次转载。获得第七届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江苏省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金融论文一等奖、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欧洲杯线上买球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本书系统探讨了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外溢、金融杠杆恶化、影子银行扩张、地方债务风险积聚、房地产泡沫化演进等主要金融风险演化与防控问题,并立足“经济金融共生共荣”本质,深入探究致力于实现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宏观金融与宏观经济“双支柱”调控协调机制。本书认为,建构科学高效的中国式现代化“稳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应从有效确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层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对影子银行常态化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显性与隐性债务综合管理、构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健全低利率时代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以及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着力。
第一章导论1第一节选题背景与意义/1第二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2第三节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6第二章金融风险演化与宏观金融稳定调控演变/12第一节主要金融风险演化现状/12第二节金融稳定调控演变现状/27第三节宏观金融稳定框架建构思路/29第三章金融机构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测度研究/32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32第二节金融风险溢出的测度模型构建/37第三节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测度分析/40第四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4第四章金融杠杆恶化、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去杠杆改革研究/56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57第二节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59第三节金融杠杆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的数值模拟分析/64第四节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68第五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73第五章影子银行规模扩张、金融风险承担与风险防范研究/78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79第二节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金融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视角/85第三节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金融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宏观视角/110第四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24第六章地方政府债务积聚、风险违约测度与风险管理研究/128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128第二节地方政府债务演变现状/132第三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分析/142第四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56第七章房地产泡沫风险、房产税调控与宏观审慎政策研究/159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160第二节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166第三节房产税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数值模拟分析/173第四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84第八章低利率风险、宏观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186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187第二节含零利率下限约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191第三节零利率下限、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经济动态分析/196第四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07第九章宏观金融稳定“双支柱”调控政策的交互关系研究/210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210第二节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正向强化效应分析/215第三节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负向外溢效应分析/218第四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24第十章金融稳定视角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研究/228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229第二节金融资产状况指数的构建/234第三节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分析/240第四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45第十一章经济稳定视角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研究/248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249第二节理论机理分析与DSGE模型构建/253第三节宏观政策协调配合范式识别与参数设定/258第四节最优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范式选择/263第五节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69第十二章“稳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建构的政策思路研究/271参考文献/286
金融风险的内在根源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和结构演进,二是金融体系内生性风险。
金融风险与经济周期往往相伴而行,经济周期恶化以及结构转型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首要根源,经济持续下行和经济结构转型容易导致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恶化或衰退,并由此传导至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市场,进而产生金融风险。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则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直接来源,金融机构内在的高逐利性决定了其往往倾向于借助高杠杆以追逐风险资产和长期资产配置,进而滋生流动性风险、资产负债错配以及期限错配风险。而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行为有可能引发集体的合成谬误,最终导致系统性风险不断积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欧洲债务危机、英国脱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俄乌冲突等引致的逆全球化浪潮给全球经济蒙上实质性阴影,全球经济陷入长期停滞抑或持续性探底困境。与此同时,国内深层次矛盾不断涌现,我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复杂演变以及国内矛盾深层次叠加影响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态势难以为继,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背后潜在的经济风险不断显性化。伴随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列为政府经济工作的三大重点攻坚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毋庸置疑,“稳金融”已成为当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任务,构建渐趋完善的宏观金融稳定调控体系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壮大和完善,促使我国成功实现长达4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金融杠杆日益攀升以及金融创新加速发展也给金融体系埋下了风险隐患。如前所述,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积聚既来源于金融体系内部固有的风险累积,也有宏观经济周期恶化的深层原因。
首先,切实加强微观审慎监管,不断深化和完善原有分业监管机制,强化机构监管、功能监管以及欧洲杯线上买球行为监管,管控单一、局部金融风险;其次,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实施逆周期政策以及跨市场、跨行业的全面监管,防范和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再次,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形成“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最后,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有效平抑经济波动以促进宏观经济行稳致远,以“经济稳”保障“金融稳”欧洲杯线上买球。